
文章出處:小公主愛彈鋼琴
這是一部不同於以往的電影。
因為導演重視聲音的程度,遠遠超越了其他。
看的時候,看似平靜而細小的每個片段,
誰知等到影片結束,真正的後力像烈酒一樣才正要發酵.......。
上個週末我收到電影《最遙遠的距離》的試片會邀請,
對於有這麼樣一個機會,
我感到受寵若驚。
在小小的播放室內,全是些愛好電影的人、媒體還有其他受邀者,
只見導演忙進忙出,擔心著全片當中最重要的聲音播放處理的技術問題。
雖然好幾度因為前面的人擋到了螢幕,讓我無法全心享受看電影的樂趣,
不過我還是很專注地看完了這部令我意外的電影。
「這是一件很冒險的事。」導演林靖傑先生說。
的確,在這個講求影像運鏡、時空背景、服裝美學以及動畫特效的電影年代,
以「聲音」來當作一部電影的主軸,
的確是一件冒險的事。
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執著以及對於聲音描寫的用心。
「聲音」可說是這片當中的主角,
所以,這部片的錄音師也變得非常的重要!
這次特別找來了國內知名的錄音師:湯湘竹先生擔綱錄音師暨製片統籌。
如果可以,我真的很希望可以戴著耳機,聽著現場的同步錄音,
然後靜靜地回想電影裡頭的每一幕......。
故事一開始,從三個完全沒有關係的人物,開始三條敘述線。
桂綸鎂飾演一個安靜的上班族OL小雲,
同辦公室的主管是她的男友,
但自己是身為第三者的秘密戀情,讓她必須要經常忍受孤單的生活。
搬了新家之後,
卻因為連續收到不具名者寄來給前房客的錄音帶,
讓她的生活起了變化。
莫子儀飾演的小湯,是一個電影錄音師。
交往長達五年的女友突然決定要和他分手,
讓他身心飽受煎熬,
生活步調也大亂。
於是一個人開著車,跑到了台東流浪。
開始追憶起過往和前女友的約定,
拿起他專業的錄音麥克風,獨自錄下一段又一段的生活週遭的聲音,
默默地寄給了前女友。
賈孝國飾演精神科醫師,阿才。
每天面對著不同的病患,或許是職業病吧?
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後,好像都脫離不了精神治療。
拯救了許多病患,卻幫不了自己。
與妻子的緊繃關係,讓他突然回憶起那個大學的戀人~
拿著當年寄來的那張喜帖,
他決心出發去尋找他的靈魂伴侶......。
三個人,
是三條平行線?
還是會有什麼樣的交會?
人在遭受到感情挫折的時候,
好像都會特別想要流浪。
像是一種放逐的儀式,
透過這樣的儀式,讓心靈沉澱,也暫時拋開那些平常不得不面對的人。
奇妙的是,
我在心情不好的時候,
第一個想去的,就是海邊。
海有一種很神秘的力量,
或許是一望無際的感覺令人心情容易開闊,
或許是潮起潮落的規律和聲音讓人有種心安與寧靜。
可是,也有不少憂鬱、悲傷的人,
往往就這麼樣,投向了河與海的懷抱。
片頭打著「此片獻給陳明才」。
這是一位藝術工作者,也是導演的好友。
經過導演的介紹才知道,
原本陳明才先生也會參與這部片子的演出,
不過卻在電影籌備前夕,他卻走向了台東的都蘭灣,從此沒再出現......。
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導演選定了台東作為故事的舞台的原因之ㄧ吧?
其中有一段,阿才在海邊披著潛水裝,
踏著沉重蛙鞋的腳步聲與彷彿就在耳邊的、混濁的呼吸聲,
著實有一種令人震撼的力量。
那是意謂著什麼?
透過導演的解說,現場的我們得以進一步了解。
但是經過觀眾的想像,會是什麼呢?
那又是另一個不可預期的世界了。
有沒有導演的說明,並不影響思考的進行。
開始思索,就是懂了。
在看電影的同時,
我一直很仔細地去聆聽。
因為這部片子與其說要用心看,
我覺得更需要用心去聽。
在我們的身邊,在台灣的每一個角落,
每天都是這麼有生氣地,發出各種聲音。
市場的叫賣聲、學校的朗誦聲、路上的車聲、
巷子口的狗叫聲、垃圾車的音樂聲、捷運上的低語聲....
但是,何時我們真的有靜下來聆聽?
在這個每天都需要與時間賽跑的生活裡頭,
我們經常忘了聽,
更經常忘了、忽略了自己的聲音。
片名「最遙遠的距離」,取自於張小嫻《荷包裡的單人床》。
那段經典的字句:
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
不是生與死,
而是
我就站在你面前
妳卻不知道我愛你。』
我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。
但對我而言,
最遙遠的距離是看著鏡中的自己,都覺得陌生,
最遙遠的距離是連自己心底的聲音,都聽不見。
或許~
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,
每個人都會對「最遙遠的距離」,
有著不一樣的解釋與感受。
2007年11月2日,
《最遙遠的距離》
即將上映。
§簡介§
導演:林靖傑。
1967年生,輔大大傳系畢。
曾以《猜手槍》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新人導演獎與亞太影展評審獎。
紀錄片《我的綠島》獲得法國馬賽紀錄片影展最佳新人獎。
電視電影長片《我倆沒有明天》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,
並入圍金鐘獎最佳導演。
短片《麥相害》獲得金馬國際數位短片最佳台灣影片。
首部劇情長片《最遙遠的距離》獲選為2007年台北電影節開幕片,
以及榮獲評審團特別獎,
威尼斯影展影評人週競賽,榮獲最佳影片獎。
錄音/製片統籌:湯湘竹。
台灣藝術專科學校戲劇科畢。
錄音作品非常多,像是《天邊一朵雲》、《咖啡時光》、《不見》、《不散》、
《台北晚九朝五》、《男人四十》、《雙瞳》、《夜奔》、《心動》....等等,
實在多到不勝枚舉。
也經常在各國影展拿下不少錄音獎項。
可說是一時之選。
桂綸鎂:
淡江法文系畢。
2001年第一部電影演出《藍色大門》開始斬露頭角。
因為清新的氣質讓影迷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演出作品《地下鐵》、《經過》、《不能說的秘密》、《最遙遠的距離》。
莫子儀:
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。
在劇場已經累積許多代表作。喜歡舞台劇的戲迷應該不陌生。
並且參與多項電視公視單元劇的演出。
電影作品《真情狂愛》、《夢幻部落》、《一年之初》、《最遙遠的距離》。
賈孝國:
國立藝術學院表演研究所肄業。
為自由表演藝術工作者。
身兼舞台劇演員、舞台劇導演、編劇、戲劇指導等多重角色。
電影作品《野麻雀》、《最遙遠的距離》。
關於電影更詳細的資料、製片經過、電影花絮,
可以上最遙遠的距離部落格查詢。
資料來源:《最遙遠的距離》試片會資料。